网络主播,迎来职业生涯的历史性一刻。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信息。
其中,网络主播位列其中。
这标志着网络主播的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
国家将网络主播被纳入新职业,有何深意?
网络主播“转正”,将对直播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新业态,催生新职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创造了大批的新工作、新职业。
2023年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
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时代寻找到了新的工作形态。
为此,人社部定期发布新职业信息,对职业分类进行动态调整。
据统计,从2019年到2022年,人社部陆续发布了5批共74个新职业。
一个新岗位能否成为新职业,国家有明确的标准——
新职业指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
从中可以看出,成为新职业的基础标准是“一定规模”。
日前,《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总场次达7143万场,同比增长47%。
演艺类直播场均观众4263人次。这相当于每天有19万场中等规模演出在直播间上演。
从直播场次数据就不难看出,此次纳入新职业类别的网络主播已形成一定规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
成为新职业的加分标准包括规范性、稳定性、技术性、独特性等因素,得分越高越可能被确立为新职业。
网络直播看似简单,其实颇有技术含量。
除了进行表演,网络主播还需要分析视听需求,确定脚本内容,设计出镜形象,分析传播数据等。
规范性,这是决定网络主播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网络主播只有规范合规,才能稳定长远,职业的技术性、独特性才有意义。
近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和各大直播平台强化平台治理。
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强网络直播营利行为规范性引导,鼓励支持网络直播依法合规经营,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
抖音出台了“最严网络主播新规”,施行“健康分”制度,根据主播日常直播行为增减账号“健康分”,依据分值对账号分级定档,对应不同的长效管理措施。
在监管、平台、产业上下游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网络主播群体不断发展壮大,职业规范性、稳定性持续增强,技术性、独特性不断提升。
职业主播被纳入“国家队”,是多方共治、生态向好的必然结果。
纳入“国家队”,意味着网络主播从事的是一份国家认可的职业,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价值与社会定位。
这将大大提升网络主播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新身份的赋予,既对网络主播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为网络主播扩宽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国家还将针对网络主播出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完善职业规范、评价、培训、就业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健全职业保障体系。
淘汰违规主播,守住职业准则,培育优质主播,扩宽职业的上限,最终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循环。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营收规模达2095亿元,同比增长5.15%。
蓬勃发展的网络直播行业,亟需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直播人才。
目前,网络主播的培训主要由MCN机构承担。
MCN机构更倾向于孵化“网红”,培训的理论性、体系化不足。
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开设相关课程的大专院校不多,存在一定的缺位。
纳入“国家队”后,随着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逐步建立,网络主播的培训培养将迈入快车道。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开设与网络直播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兼具理论性与实战性的人才。
优化人才供给,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
网络直播为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也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职业新选择。
但在部分人的观念里,做网络直播是“不务正业”。
现在,国家将网络主播被纳入新职业,有助于破除社会对主播的职业偏见,引导社会正确地认识、认可主播职业。
个人选择、国家认可,这是数字经济下个体与国家的“双向奔赴”。
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8亿个(多平台非去重数据),2023年全年新增开播账号1240.9万个。
一个主播账号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包括商务、运营、跟播、编导、摄像等岗位在内的团队。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测算,一个主播平均带动大约4个直接就业机会。
网络主播新职业的官方定调,有助于做大就业蓄水池,为稳就业、惠民生贡献更多力量。
抖音平台“黄梅戏丁格”直播间里,不闲聊、不跳舞,只唱戏,唱黄梅戏。
博主丁格,是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一名青年演员,在直播间为“听众”演唱黄梅戏。
自2021年直播以来,丁格的抖音粉丝已达到27万,获赞110万。
丁格坦言,直播为年轻戏曲演员带来了新的舞台和观众,不用论资排辈,“为每个想唱戏想表演的演员谋来了春天。”
近年来,包括国有院团在内,越来越多专业演艺机构、从业者,选择开通直播展开线上演出,为广大观众带去优质内容,成为直播行业新的主力军。像丁格这样职业化、专业化的主播正越来越多。
丁格演唱黄梅戏的视频
去年,抖音发布了优质主播激励计划,今年又推出了直播优质内容扶持计划,继续投入亿级流量、现金,扩大对优质内容、主播的扶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行业专家等加入直播。
他们有的表演传统戏剧,有的在直播间里玩乐器合奏PK,有的做配音朗诵名著解读……
国家将网络主播被纳入新职业,为主播职业化按下了“加速键”,也将推动直播行业开启新的阶段。
网络主播这一“关键变量”,正在加快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内容上,直播内容将从“秀场模式”转向“内容为王”。
内容产业的核心是创作者,直播内容的核心是主播。
职业化主播,不仅拥有更持久的职业生命,而且能持续创作高质量内容,促进直播转向“内容为王”。
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等优质内容,已经成为直播间的主流。
以潮汕英歌舞为例,每逢春节,氛围感十足的潮汕英歌舞都会走街串巷,“霸屏”短视频、直播间。
主播朱铁雄表演英歌舞
虽不在街头围观,直播间里的观众也能共享年味。
过去一年,有3.3万场英歌直播上演,1.9亿人次观众云端共同“凑热闹”。
抖音上优质的直播内容,与线下演出市场形成有效互补,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产业上,网络主播这一新职业与传统文化产业实现了更加有机的结合。
网络直播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可访问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
很多传统行业的从业者,通过网络直播“触网”,进而“出圈”,打开了新的局面。
同时,很多优质主播也受到认可获得了越来越多线下舞台演出的机会。
山西临汾泊庄村的张勇,是晋南威风锣鼓的非遗传承人,15岁开始在专业鼓乐学校学习,至今已30余年。
过去15年,张勇曾寻访临汾300多个村庄,记录了1500多首锣鼓曲牌,将这些面临失传的困境的威风锣鼓曲牌保留了下来。
但曲牌记录下来了,表演给谁看?
2020年,张勇开始试水抖音直播,从最初只有零星观众,到最多一场直播有60多万人观看,张勇在直播间为威风锣鼓找到了舞台,也靠着直播打赏养活了自己的锣鼓团队。
张勇的抖音账号和直播截屏
到了2023年,抖音直播和中国文化馆协会联合发起“我要办村晚”乡村文化能人抖音直播扶持计划,邀请全国才艺主播在家乡举办“村晚”活动并线上直播。
张勇借此机会在家乡自主筹办了一场“村晚”。
10余位锣鼓艺人,身挂大鼓,跨开马步,齐齐挥动胳膊,深沉浑厚的鼓点响彻乡间。
“锣鼓喧天的热闹就像回到童年”,“村里的晚会年味真浓”,直播间里的网友纷纷评论感叹。
晚会结束后,张勇收到了很多线下演出的邀约,这也为家乡锣鼓队的乡亲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机遇。
近年来,在抖音平台上,有不少像张勇一样的才艺主播自发在家乡筹备“村晚”演出。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约5000场“村晚”主题直播在抖音上演,累计观看人数达2297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3场“村晚”直播,场均观众超4500人。
新职业不断兴起,新生活未来可期。
网络主播“转正”,变的是身份认知,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5后遂溪醒狮和狮头彩扎传承人,在抖音记录舞狮日常,分享狮头彩扎制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
在福建长大的范先生,从自掏腰包四处表演到连续1000多个夜晚在抖音上直播,搭建起一方有归属感的舞台,累积起40多万粉丝;
64岁的配音员林奶奶,退而不休,每天坚持在抖音直播间为网友读诗,吸引4万多粉丝;
……
网络直播镜头的背后,是一个个为生活打拼,为理想奋斗的故事。